top of page
Search
  • Writer's pictureBersama Zine

《稻米之牙:擊潰暴政的藝術》導論


作者:亞歷山大・蘇帕多諾(Alexander Supartono,愛丁堡納皮爾大學藝術與創意產業學院講師,本書之影像編輯)

翻譯:陳韋綸


《稻米之牙:擊潰藝術的暴政》書封。

本書是對成立於1998年末、卓越的藝術家集合(collective)「稻米之牙:人民自主文化組織」(The Institie of People Oriented Culture of Taring Padi)的作品回顧。書中將稻米之牙集體創作觸及的社會層面分為十三個主題,包括:反對軍國主義、貪瀆、反對新自由主義、工人與農民運動、婦女解放,以及環境議題,並且搭配呼應個別主題的文章。透過主題的分類以及導覽的文字,本書紀錄了基進藝術家如稻米之牙創立者們如何回應自1998年起印尼改革時期(the Reformasi)以降的社會與政治變遷。至今,稻米之牙持續用一種進步的、包容的,同時具有戰鬥性的集體創作形式,以藝術回應社會。


藝術實踐的基進化是社會與政治劇變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並非只是老調重彈。在社會局勢詭譎多變之際,藝術常有脫離傳統價值觀與正典的傾向,並且想方設法參與社會改革,進而成為歷史關鍵時刻的一部分。然而,動盪局勢之中,藝術所採取的形式與持續性,就像是雨季期間的蘑菇:各種多元繽紛的新芽四處萌發,雨停後卻無法持續成長。談論藝術基進化的時候,人們常以一種過於簡化的原則檢視之:即藝術反應社會關係。這般說法預設:當社會與政治情勢回歸「正常」之後,藝術也失去維持基進的理由,因此可以回歸「正常」。如此一來,基進的實踐理當回歸至傳統架構。此外,藝術機構的生存,端賴是否有能力辨別、整合變革期間所誕生的新穎、離經叛道與基進的藝術作品;藝術機構的彈性與適應能力往往讓人忽略藝術家如何直接參與、或是政治上投入作品所再現的歷史。有人會說:機構或藝術家都尋求整合,這實在不是什麼新鮮事。沒錯!藝術的歷史就是由這些創新所分斷。這些藝術上的創新作為取代既有秩序的另類替代方案而誕生,並被所處的時代認為是基進的,最終卻在歷史的進程中,成為官方敘事的一部分。就藝術實踐而言,成為(以及被承認是)基進並非重點所在,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捍衛並使基進主義持續發展。換句話說,藝術創作不僅是反應社會關係,更要持續有機地成為社會關係的一部分。


持續的可能性源於藝術創作持續與日常生活互動,也就是說藝術作品不應只是回應現實,更是與社會發展的持續對話,因為後者是藝術創造的生命泉源。也只有持續涉入社會才能將基進化自上述過於簡化的原則中拯救出來。


持續實踐基進藝術,為剛展露頭角的新一個世代創造出一個充滿挑戰卻又具有保護性的環境,讓後者長成至自身藝術漸趨成熟的階段時,能在一個藝術與生活互相交織的氛圍下發展。許多印尼的基進藝術組織,在失去主要支持者之後紛紛衰微;相對而言,稻米之牙能夠持續至今,並且維持自身作為一個基進團體,便值得大書特書。目前稻米之牙活動的驅力,主要來自相對年輕的世代,他們多元的個性與背景,驗證了稻米之牙作為組織的包容性。對於保有稻米之牙藝術的基進主義而言,這種開放性有著催化劑般的作用;多重視角的原則以及興趣的多元,有效地避免任何形式的排他性的發展,並保證稻米之牙生產的基進藝術,能夠維持不斷創新。這種態度反映在集合決定將「官方名稱」從1998年成軍公開的「稻米之牙:人民自主文化組織」(Lembaga Budaya Kerakyatan/LBK Taring Padi),改為最近使用的「稻米之牙社團」(The Community of Taring Padi),因為年輕成員認為前者聽來就像一個要求嚴明組織紀律(過去亦確實如此)、傳統老派左翼團體的名稱。稻米之牙之所以獨特的另一個因素是:藝術成就並非衡量成功的唯一方式,更非唯一的目標。這些特質使得稻米之牙得以持續存在。本書旨在紀錄、慶祝稻米之牙不輟的基進實踐。


十多年前,稻米之牙第一次把海報與版畫放置在公共空間,他們的目標就是盡可能觸及更多的大眾。此舉將稻米之牙的包容性,從組織擴大至觀者。所有公共空間的觀者都能觀看他們的作品,而稻米之牙也不要求一般觀眾甚至是藝術機構的回饋或互動。成立以來,稻米之牙自己的動力決定的作品發展的方向,從選擇主題、形式、技術層面的執行,都是由他們決定、發動。對於作品的反饋通常是透過非正式的管道,包括口耳相傳以及來自在空共空間遇見他們作品的民眾,這些外部意見有時候會觸發內部對於某個作品的反思過程,但最終仍是稻米之牙自己決定創作的焦點與廣度。此原則同樣適用於請託稻米之牙創作的團體。稻米之牙在公共藝術領域的名聲,吸引許多不同的社會團體接洽他們,例如人權或反對貪瀆的倡議團體,希望他們根據特定主題生產作品。即便如此,稻米之牙對於如何詮釋各個團體的聲明,仍然保有完全的權利,而很少有團體有任何不滿的回應。


因本書之故,這是稻米之牙首次積極尋求他人對於自身作品的看法,並且邀請各行各業的人們,撰文回應他們的集體創作。稻米之牙決定只採用集體創作的作品,暗示了他們希望被看作是一個真正的集體,即便這樣的做法意味著必須屏除集合內個別成員卓越的成就。受邀為此書撰文的作者,是根據本書各個主題與分類決定的。對於這些集體創作作品紀錄、分門別類的繁複過程,也揭示了稻米牙作為一個集合組織的本質與特色。


正是因為稻米之牙協作的本質與包容性,搜尋本書涵括的藝術作品成為最大的挑戰,因為他們的作品通常四散各處,而且記錄這些協作計畫並非稻米之牙的首要任務。此外,由於稻米之牙的空間經歷三次搬遷,其中一次因為遭基本教義派團體攻擊,另一次則遭地震摧毀,因此關於特定作品的資料存檔都很難稱得上完整。另一個含義是他們的作品無論是定義上或是打從一開始就藐視私人收藏,所以這些作品未被商品化;稻米之牙的作品歸人民所有。稻米之牙讓自己的藝術成為公共的,因為這樣的策略,他們製作無法輕易重新印製或是複製的作品,例如手工海報。這種一目瞭然的民主行事在經歷一段時間後,結果就是這些獨一無二的海報在借給不同機關之後,很少有再次回到稻米之牙手中的機會。原則上來說,當作品成為公共的時候,稻米之牙就無權要求歸還作品,只能寄望其他人好心歸還。有趣的是,本書其中的某些作品,來自稻米之牙部分成員的搜集。過去幾年以來,這些成員孜孜不倦地搜尋這些集體創作,並納為「私人收藏」,這樣的行為對於集合而言,似乎有些矛盾。


最顯而易見的是,這些搜集而來的作品,自行構成獨樹一幟的分類,然後再被分為十一個主題,其中兩個不同於其他分類的是音樂與社區教育。雖然書中呈現的主要素材是藝術作品,但本書並不只是一本只討論藝術的著作。受邀撰文的十二個作者,其中只有兩位具備美術背景,其他則來自多元、非藝術的背景,例如學生行動者、環境行動者、農業改革運動協調者、實習生、作家以及音樂家。十三篇導讀文章中,只有四個直接處理稻米之牙的藝術作品,其他文章則以他們的作品為背景,實際上各自思考的、範圍更大的主題。


這些不同領域的作者採取各自路徑閱讀稻米之牙的作品,也反應各種大眾對於稻米之牙作品的評價與期待。對於如亞亞科・亞瑪卡(Yayak Yamaka)與傑法・隆班・高爾(Jeffar Lumban Gaol)這樣的藝術家而言,稻米之牙的藝術保存了當時並肩作戰的回憶。馬可・庫蘇瑪維賈亞(Marco Kusumawijaya)、馬汀・亞來達(Martin Aleida)以及亞歷山卓・可洛斯比(Aleandra Crosby)則利用稻米之牙的作品,說明自己的觀點,他們的文字也表現出這樣的賞析方式。艾美莉雅・賈凡尼卡(Emilia Javanica)以及多羅羅莎・希納賈(Dolorosa Sinaga)文字大抵類似,更多了參與稻米之牙活動的直接經驗。仁哈德・西萊特(Reinhard Sirait)與爾潘・法亞迪(Erpan Faryadi)的文章,則以稻米之牙作品的視覺圖案作為概念的起點,討論各自關注領域的議題,而未直接處理作品。


班邦・亞功(Bambang Agung)、基斯旺督(Kiswondo),以及武蘭・德干托洛(Wulan Dirgntoro)稻米之牙作品中的肖像,將其藝術與社會情境,與概念的視覺化分開討論,檢驗稻米之牙象徵符號使用的有效性。這樣的批判性閱讀,揭示了稻米之牙在視覺選擇所蘊藏的概念矛盾,這樣的矛盾因為稻米之牙對於群眾行動的歌頌,以及對於鬥爭的浪漫化想法而遭忽略,後兩者嘗試欣賞稻米之牙作品時的核心。因此,稻米之牙的基進主義,就概念與視覺化而言,很明顯地仍然混入了自身所欲顛覆、非常主流的意識形態,例如家父長式地將婦女形象化為母親,或是給予反派角色某種動物的、神秘化的形象。


這裡所呈現的各種閱讀方式與觀看的情境,不僅說明了稻米之牙活動的多元與頻繁,更是閱讀它們作品路徑的多樣性。本書即當如此閱讀:稻米之牙的作品必須放置實際或是概念上的公共空間被解讀,其中每個成員從各自的觀點思考這些作品。這也是為什麼本書絕大部分的作者,都是根據自身興趣、專長與經驗,討論更為廣泛的社會、政治、意識形態,或是作品處理的情境脈絡。


將本書的情境脈絡,放置在傳統藝術論述之外,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這是為了維持稻米之牙的基進主義。儘管稻米之牙的藝術作品,出現在印尼已經超過十年,當地藝術論述對於稻米之牙藝術的認識,仍然難以避免將其複雜性,簡化為某種藝術種類的大項。只關注稻米之牙的藝術成就,實際上抹除他們作品之中社會行動主義的一面,消解了集體實踐的基進途徑,也因此奪去了稻米之牙的包容性。


本書呈現這些集體創作的方式,以及相對應的討論,企圖對稻米之牙的藝術提出一種新的關係。一如本書作者們所展示的:在作品創作的情境之外閱讀,並且產生一種嶄新的理解,即便有時與稻米之牙創作意圖相左。本書的呈現,是一種拒絕系統化的安排;建基於每個作品的形式特質,以及圍繞在作品的跨學科討論,這樣的安排將產生一種新的知識。以這樣獨特的方式收錄稻米之牙的作品,能讓過去未被觸及的元素,有了被討論的機會,因此提供了對於作品更深理解的推論基礎。本書也收錄稻米之牙稍縱即逝的集體創作,即時讓民眾有了接觸這些作品的又一次機會,邀請他們重新回顧以及重新解讀,這樣的過程,有可能再度拓展稻米之牙的相關論述。解讀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必須不斷調整焦點,這份素材將會引發各種不同的閱讀,而眾聲喧嘩正是本書的目標,也是對於稻米之牙基進化的回報。

173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